双抗药物市场规模
2025年的AACR和ASCO上,除了ADC以外,双抗和双抗ADC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。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报告统计显示,2024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已突破124亿美元,未来十年将以44.2%的年复合增长率狂飙突进——2034年预计冲击4,848亿美元!从首款药物退市到20款上市,从单抗“内卷”到双抗ADC崛起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赛道如何杀出重围,中国药企又如何抢占先机!
双抗药物——工程化抗体新范式
双特异性抗体(BsAb)是经工程化改造的单克隆抗体,其核心特征为:
单分子具备两个独立抗原结合位点,可同时靶向:
1
两个不同抗原(如CD3 + 肿瘤抗原);
2
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(如VEGF双表位阻断)。
双抗药物的作用机制
1. T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(T-cell Redirection):
通过同时结合CD3(T细胞)和肿瘤抗原(如CD19、BCMA),促进T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免疫突触形成,激活T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,直接杀伤肿瘤细胞。
2. 桥接不同细胞或分子(Bridging Mechanism):
将效应细胞(如NK细胞、巨噬细胞)招募到靶细胞表面,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(ADCC)或吞噬作用(ADCP)。
3. 信号通路双重阻断(Dual Pathway Inhibition):
同时阻断肿瘤细胞中的两条重要信号通路(如EGFR和MET),克服耐药机制,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。
4. 功能模拟(Functional Mimicry):
如Emicizumab,通过模拟凝血因子VIII的功能,桥接FIXa和FX,恢复A型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。
双抗药物的结构
图1 双抗药物的结构[3]
图1(A)介绍了构建不同双抗形式所需的结构元素。
图1(B) 对双抗主流结构类型进行了举例。
图1(C) 介绍了其他相关分子形式示意。
1
多特异性进阶
三特异性分子:ImmTAC (TCR-scFv融合)、TriKE (NK细胞衔接)
可溶性因子融合:IgG-TGF-βRII (靶向肿瘤微环境)
2
复合功能体
双抗-药物偶联物(BsAb-ADC)
三特异性分子:scFv -HSA(血清白蛋白延长半衰期)
已上市双抗药物
2009年,全球第一款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(2013年退市),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20款双抗药物获批。目前中国公司康方生物已经有两款双抗药物分别在2022年和2024年上市,同时康方也在布局双抗ADC药物。
双抗(含双抗ADC)近期交易
国内在双抗领域(含双抗ADC)的出海交易也非常火热,2024年1月至今,国内双抗出海交易已达33起。今年5月20日,三生制药向辉瑞授予独家许可,以在全球(不包括中国内地)开发、生产、商业化及以其他方式开发其突破性PD-1/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-707,首付款和交易金额分别高达12.5亿和60.5亿美金。这项交易也刷新了2024年底礼新和默克的记录。2024年11月14日,默克公司以5.88亿预付款、33亿美元的交易总额收购了礼新医药的PD-1/VEGF双抗LM-299,获得该药物的全球独家权利。
皓元能力
重庆皓元生物制药有限公司,作为皓元医药(股票代码:688131.SH)的控股子公司,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的核心区域,占地5.6万平方米。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“ADC全产业链一体化CDMO平台”,构建“同一厂区商业化生产矩阵”,实现了从抗体原液、高活性载荷、生物偶联到无菌制剂灌装的一站式服务,为全球创新药企提供涵盖单抗、双抗、多抗、重组蛋白及抗体偶联药物(ADC)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。
通过符合FDA、EMA及NMPA标准的质量体系和模块化的生产平台,我们助力创新疗法的全球申报,确保高效、安全、合规的药物开发与生产,以卓越的技术和服务,赋能全球医药创新,推动健康事业发展。
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